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人物特写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西和:纸扎巧娘娘技艺的世代传承

    信息发布者:解文举
    2019-07-27 15:26:00   转载

    陇南西和发布 

      纸扎作为一门纯手工的老行当,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了,在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西和县,纸扎巧娘娘在纸扎产品中独树一帜,上世纪80、90年代尤为盛行。


      姬大牛是西和县姬氏纸扎巧娘娘技艺的第四代传人,这门手艺从曾祖父那辈儿传到姬大牛这里,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了,随着时代的变迁,从2000年以后,农村大批青年选择外出务工,西和乞巧民俗远不及以往盛行,因而纸扎巧娘娘产品市场需求不断萎缩,如今在西和会纯手工纸扎巧娘娘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少,而姬大牛却是纸扎巧娘娘技艺中为数不多的坚守者。


      2004年以来,随着国家对于非遗文化的重视,西和乞巧更因其时间之长、规模之大、参与人数之多、程式保留之完整,被民俗专家们称为中国乞巧民俗的“活化石”,西和也因此被命名为“中国乞巧文化之乡”,纸扎巧娘娘技艺同时也再次得到了大家关注。


      近年来,纸扎巧娘娘产品市场需求有限,收入只能补贴家用,但这一家人仍然热爱着这门传统技艺,并努力培养后辈继承人,希望将手艺代代相传。在姬大牛的纸扎店里,67岁的老父亲姬小岭正在用小刀划竹篾,听说记者要采访,不善言谈的他一言不发,只是一个劲的忙着手里的活,从他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老人的淳朴以及对于这门手艺的熟练,在姬大牛的记忆里,他的父亲是个心灵手巧的匠人,做了一辈子纸扎巧娘娘,就是闭着眼睛每道工序那都是信手拈来。现在父亲老了,本想着让他在家好好休息,可是闲不住的老父亲每天一大早就会来店里帮忙。


      姬大牛:从我小时候从我爷爷手里,因为我们家的环境就是纸扎巧娘娘这个环境中长大的,从小就耳濡目染。我是从二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正式接手的。年轻的时候还没有把纸扎巧娘娘的这个事情看重视,那个时候还想着干一些大事情,把这个事情没有看在眼里,最后想着这个,毕竟是老祖先留下来的,想不干了,还觉得有点可惜,就怕失传。


     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左右,各个乞巧点的巧头都会找姬大牛订制纸扎巧娘娘,在和记者交谈的过程中就接了好几个订单,他把已完成的巧娘娘作品摆出来给记者看,只见每个作品都做得精巧生动、栩栩如生,非凡的技艺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名声,还有生活上的改善。


     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,姬大牛高兴地告诉记者,他的两个孩子现在都在上学,学习很努力,不管以后孩子如何发展,他都将会把自己的技艺逐步传授给孩子们,希望他们能将这门传统技艺一直延续下去。


      (记者:王子江 王宝)

    @陇南西和发布 出品

       监制 | 杨彬     责编 | 刘煜    编辑 | 鱼倩倩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